最近刷微博、贴吧、小红书,朋友圈都在吵——“DNF手游”和某些游戏名字是不是撞了鬼?有的网友直接炸锅说:啥?这些游戏名字和DNF手游一模一样,还是不是人干的事?言下之意,简直跟抄袭有一拼。可事实到底是怎样的,我们用脑子好好扒一扒。
先来组个“撞名”大盘点!翻阅百家号上十篇大V的拆解贴,发现网络上真不乏有游戏标题跟DNF手游名字雷同的,比如“地下城勇士手游”、“DNF动作冒险”、“勇士地下城”等等。看似相似,实则各自做派不同。有的是官方授权改编,有的是山寨改个头,玩家间一眼能辨真伪。
这些“神似”的名字,多数来源于想攀DNF手游热度的营销策略。毕竟有个名字能蹭上热门,自开启推广就省了不少广告费,谁能拒绝?但如果干脆硬撞版权,动真格的,厂商罚起来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。光是版权诉讼这事儿,就让不少小团队头皮发麻。
翻几篇大号的评论区,网友们评论简直神同步。有的说:“明明是不同游戏,名字搞得跟亲兄弟似的,玩起来根本不带感回头率!”也有人吐槽:“这广告投得还挺机智,名字能蹭流量,我当时看到差点没点开。”“对我这种路人来说,名字一撞还真有点迷惑,好多时候分不清真伪。”看来,这种现象确实有点“真假难辨”的意思。
说说那些游戏本身。虽然名字像心有灵犀,但游戏内容差距堪比从银河系到地球的距离。DNF手游主打横板动作+丰富剧情,玩家可以肆意释放连招,体验十足的手感爽快;而那些“撞名”游戏,多半是借着DNF招牌,抛出一堆皮毛动作加模糊剧情,最后玩家体验甚至不及同类垃圾手机小游戏的1%。
不得不提的是,那些“撞名”游戏背后不少是小厂商,他们玩法层出不穷,有的纯靠氪金吸金,有的中途频繁塞广告,玩起来那叫一个坑,也难怪真粉丝挠头抓耳。一位网友形容:“这感觉就是买了瓶可乐,打开一看,瓶盖里有泡泡糖,咬了半天没味儿。”煞是形象。
顺带一提,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,这儿可真是正经赚币(额,零花钱)好地方,不骗你!毕竟聊游戏聊到嗨,也别忘了给钱包加点“辣椒粉”。
如果你是用心玩家,想找和DNF手游名字相似但内容靠谱的手游,建议深挖玩家口碑,别光看名字和宣传图片。因为只要是“打擦边球”的名字,还有可能让你遭遇各种坑爹体验。真心建议,打开游戏前,先睹为快的还是那些老老实实用原创名字的作品,体验更纯粹,也稳妥不少。
再说回这个名字雷同问题。技术点里,有一个叫“商标检索”的东东。简单来说,就是拿游戏名字去查库,看看有没有撞车。真正的DNF手游名字已经被注册得死死的,动辄用个跟它呼应的名字,还往前面加个“新”“冒险”“传奇”的,想让搜索引擎混淆用户视觉,这招就像是拿着伪基站发短信骗点赞。
玩家之间的争议其实超有趣,有人调侃:“你说相似名字就不能玩了?不如去看看‘王者荣耀’和‘王者模拟战’到底谁更王者?”确实,手游市场上名字相近的例子多了去了,用户得靠游戏体验和朋友圈推荐来当“金手指”,甄别真伪。
说起来游戏名字这活儿,真是个脑筋急转弯:名字撞了,游戏没撞,撞的只是大家眼球和钱包。你只要随便点开一个带DNF两个字的游戏,点开界面那个BGM,一秒穿越回端游时代,然后秒回现实,你就明白啥叫画风突变的乐趣了。说不定哪天还能出个“和DNF手游一样名字的游戏名字吗”的续集,脑洞得跟游戏装备掉落概率一样无底洞,不是吗?